新華社華盛頓10月10日電(記者周舟)以色列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發(fā)現(xiàn),40多萬年前的史前人類已經(jīng)學會保存食物。他們把鹿骨砍削留存,數(shù)周后再食用其中的骨髓,就像吃“骨湯罐頭”一樣。而此前人們認為,舊石器時代的采集狩獵群體只能“當日食、當日畢”,食物匱乏時就餓著肚子。
發(fā)表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的這一研究顯示,生活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一個山洞中的史前人類會將不剝皮肉的鹿腿骨等保存起來,長達9周后再食用其骨髓。論文作者之一、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魯特·布拉斯科說,這是史前人類保存食品的最早證據(jù),標志著舊石器時代人類適應性越過了一個門檻。
研究人員說,這些鹿骨上的砍削痕跡很特別,與取食新鮮皮肉和骨髓時留下的痕跡不同。研究團隊使用鹿骨進行實驗,發(fā)現(xiàn)這種砍削痕跡與食物長期保存有關,且骨髓能保存9周營養(yǎng)不變質,就像“骨湯罐頭”。
以色列這個洞穴中的史前人類生存在距今42萬年到20萬年前,他們還會經(jīng)常用火、烹飪和烤肉并循環(huán)利用資源。研究人員推測,因為以前主要的食物來源變得匱乏,這些史前人類才學會這些新的生活方式,進而發(fā)展出更為復雜的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