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区在线,日本韩国欧美一级片,欧美自拍视频,欧美精品性视频,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在线播放,57pao国产一区二区,999精品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wǎng)  ->  論壇新帖  -> 正文

天上的星星長成一個樣兒 其實是兩種力“對決”的結果

2019年10月15日 10:56:1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李鑒

  可能我們很多人都好奇過,為什么天體大多都是球形?

  這首先要從水滴說起。水滴為什么總是球形?這是因為水的表面就像一張緊繃的有彈性的薄膜,如果把一根針輕輕地平放到水面上,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它的密度比水大得多,但并不會沉下去,而是將水面壓出一個小凹槽,浮在上面。水表面的這層“薄膜”產生的張力,穩(wěn)穩(wěn)地托住了鋼針。液體的表面張力,總是使得水滴趨向于使其表面積最小的形態(tài),也就是球形。

  球形對應著液滴表面勢能最小的狀態(tài),而勢能最小時,系統(tǒng)最穩(wěn)定。這被稱為“最小勢能原理”:對任何一個系統(tǒng),如果它的勢能沒有達到“最小”,它總要設法變化到其相對最小的勢能位置。

  電磁力使固體保持“身材”

  那為什么像巖石、鐵塊這樣的固體,就算放到失重環(huán)境下也不會成為球形呢?這涉及到宏觀世界里起主要作用的兩種力:電磁力和引力。正是它們塑造了物體的形狀。

  在宏觀尺度中,主要作用力是電磁力。我們熟知的摩擦力、磁鐵吸附鐵片的力、桌子支撐書本的力都是電磁力。和液體相比,固體里分子的間距很小,分子間的電磁力很大(且引力與斥力平衡),所以固體能保持一定的形狀和一定的體積,不易變形。

  而物體受到的重力,則是來自于地球的引力。在宏觀和微觀層面,電磁力要比引力強得多,我們以一個邊長為10厘米的正方體石塊(密度取為2.5克/立方厘米,總質量為2.5千克)為例,來對電磁力和引力做個比較。

  石塊內部的分子通過電磁力形成化學鍵,從而得以聚集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形狀。同時,石塊里的每個分子都會對其他分子產生引力。但這顆石頭分子聚合產生的引力要小于電磁力,所以石塊自身的引力是不可能破壞化學鍵而使它發(fā)生明顯變形或破裂的,此時電磁力對石塊的形狀起了決定性作用。

  如果把石塊的大小增加到邊長為10千米,它的總質量將達到1015千克的量級。這時,隨著石頭質量的增加,它的每個分子的平均自引力勢能也將增加,由于分子之間的電磁力仍然保持不變,所以現(xiàn)在石塊的自引力勢能與化學鍵結合能之間的差別就大為縮小了,但還差7個數(shù)量級,形狀依然是個立方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但此時的石頭已經達到了巖石的抗張極限,大概會被地球引力撕裂,散成碎塊,這也是為什么地球上的山峰高度都沒有超過10千米的原因。

  引力讓大質量天體成為球形

  如果繼續(xù)增加石塊的質量,讓它成為如今的地球,將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這時引力與化學鍵電磁力角力的結果將會反轉。引力將戰(zhàn)勝化學鍵電磁力成為主宰,這塊巖石從里到外,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被壓碎,不可避免地會發(fā)生變形。那么它會變成什么形狀呢?

  根據(jù)“最小勢能原理”,它會變成一個球。這時它的核心可能會因為高溫高壓而電離、熔融(地球就有一個固態(tài)內核和液態(tài)外核),產生更強大的能與引力相抗衡的電磁力,但不再是此前的化學鍵電磁力。在這個尺度,引力所起的作用和液滴的表面張力有點類似,堅硬的巖石在它面前也變得如面團般柔軟,引力會把它塑造成為引力勢能最小的形狀——球形。

  雖然地球這樣的行星都相當接近球形,但也并不是完美的球。這是因為球體的自轉產生的慣性離心力,在赤道附近最大,兩極最小(等于零)。導致的結果就是兩極要比赤道更平,星體成為一個橢球狀。這在自轉較快的氣態(tài)巨行星木星、土星上表現(xiàn)得相當明顯。

  也有天文學家提出,如果天體的自轉足夠快,最終的形狀可能并不是橢球,而是一個環(huán),也就是像甜甜圈那樣的形狀。因為自轉很快時,環(huán)形的能量可能要比橢球更低,因此也更穩(wěn)定。不過,目前還沒有真的觀測到這樣的天體,這仍然只是理論推測。(作者系北京天文館研究員)

[編輯: 李偉民]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wǎng)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