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自然》雜志5月6日發(fā)表的一項合成生物學研究,瑞士一個研究團隊開發(fā)出一種可以快速重建新冠病毒的方法。重建病毒有助于研究人員開發(fā)診療方法和疫苗,同時,擁有合成能力也被認為是未來防治相關疫情的重要一環(huán)。
在實驗室重建病毒,是一種有效的研究疾病暴發(fā)所涉病原體的方法。發(fā)生疫情時,將病毒樣本送至研究機構(gòu)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或者轉(zhuǎn)運這些病原體被認為過于危險;而從另一方面來講,當科學家擁有能夠設計并重建病毒的能力,也將成為防治未來可能疫情的重要一步——科學家在此基礎上可以對重建的病毒進行試驗,進而能夠以更高效率找到有效的疫苗和療法。
許多病毒是利用大腸桿菌進行復制的,然而冠狀病毒較一般病毒更大,不易使用這些細菌克隆。鑒于此,科學家提出酵母是可用于重建病毒基因組的另類方法,瑞士伯爾尼大學研究人員沃爾克·賽爾、喬格·喬利斯及他們的同事,此次便是利用酵母重新建造出了新冠病毒”。
研究團隊使用2020年1月初公布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作為模板,將其分成12個重疊的片段,并從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訂購了14個重建冠狀病毒DNA的短序列,目的是重組這些片段,并重建出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這一操作最初缺少了兩個片段,不過,研究人員從本地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身上獲得了樣本,得以制造出缺失的片段。
經(jīng)過多次克隆和調(diào)整,研究團隊最終生成了與患者樣本非常類似的新冠病毒合成基因組,不過還是觀察到了一些復制差異。
研究人員總結(jié)表示,收到DNA片段一周后便重建了病毒,這樣的速度使得這種方法頗具吸引力:無需獲取臨床樣本,便能向衛(wèi)生機構(gòu)和診斷實驗室提供感染性病毒。
(張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