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区在线,日本韩国欧美一级片,欧美自拍视频,欧美精品性视频,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在线播放,57pao国产一区二区,999精品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  ->  論壇新帖  -> 正文

警惕詐騙"新老戲路" 節(jié)日期間防騙指南

2021年02月04日 15:40:24 來源:新華社 作者:魯暢 李鯤 毛鑫

  記者 魯暢 李鯤 毛鑫

  記者從京、津、粵等地警方了解到,臨近節(jié)日,當前涉及“疫情防控”“疫苗注射”等各類“蹭熱點”詐騙活動頻頻出現(xiàn),“借錢”“冒充公檢法”等“傳統(tǒng)”型詐騙的行騙手法也出現(xiàn)新變化,警方提醒:一旦接到可疑電話及信息應仔細甄別、特別警惕。

  不法分子“蹭”熱點“涉疫”詐騙新變化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多種涉疫詐騙頻發(fā),已致不少個人、企業(yè)蒙受經濟損失。

  騙子在冒充疫苗注射預約短信中暗藏釣魚網址!啊炯部刂行摹啃鹿谝呙缫言谖沂虚_放預約,名額有限,截止于某年某月某日暫停預約,請立即點擊鏈接預約接種!比涨埃糠殖鞘惺忻袷盏矫俺洚?shù)丶部刂行拿x發(fā)送的此類短信,點擊鏈接后,網頁提示需實名認證,并要求填寫銀行卡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

  “這些鏈接大都是釣魚網站或木馬病毒!碧旖蚴泄簿中虃煽傟犓闹ш犆窬瘖浣疖娞嵝,接種新冠疫苗相關信息發(fā)布清晰透明,疫苗接種自愿、免費,如收到來源不明的預約信息或要求付費的接種通知,均為詐騙信息,切勿輕信。

  騙子“潛伏”家長群內“忽悠”防疫費、體檢費。記者了解到,有不法分子假冒老師,將學生家長拉入新建微信群中,然后發(fā)布一份偽造的有關部門“關于中小學預防疫情的‘健康體檢’通知”,該“通知”要求家長繳納健康體檢費用1490元,但同時稱該費用中有1200元可享受補貼返還。不少家長有“花290元買個保障”的念頭,輕信“中招”。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此類騙局中,不法分子分工明確,有人冒充老師發(fā)放通知,有人冒充家長假裝咨詢并上傳繳費截圖,迷惑性很強。

  騙子冒充衛(wèi)生防疫部門,以“涉嫌違法”或“遭受侵害”為由“唬”人詐財。據(jù)廣州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fā)言人楊炳升介紹,騙子會冒充“疫情防控中心”“衛(wèi)健委”等部門打電話,以“個人信息被盜用登記打疫苗”或“非法散播新冠疫苗信息”等為由,要求被害人配合調查!膀_子先以各種名目給被害人扣上‘涉嫌違法犯罪’的帽子,然后再聲稱轉接至‘公安局’調查,最后以‘清查資金’為由,誘騙被害人轉賬。”楊炳升說。

  此外,還有騙子利用公眾同情心詐騙。公安機關在多地發(fā)現(xiàn)有不法分子以“為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防控募捐”為名,編造假材料募捐詐財。

  詐騙“老戲碼”仍有,部分手段實現(xiàn)“技術迭代”

  騙子冒充領導“借錢”的“老戲碼”仍在上演。天津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四支隊民警周繼策告訴記者,有不法分子冒充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以區(qū)長、鎮(zhèn)長的名義給企業(yè)家發(fā)短信、加微信,聲稱能為企業(yè)提供幫助,之后再以“辦私事”“資金周轉”為由向企業(yè)借款,不少企業(yè)負責人上當。

  “領導借賬戶轉款”騙局近來也時有發(fā)生。不法分子以“單位+領導姓名”方式添加受害人微信,通過后再以“此號是私人號碼”等借口以及偽造的轉賬截圖騙取受害人信任,誘騙受害人轉款。

  記者還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疫情期間冒充“公檢法”類詐騙呈現(xiàn)技術含量更高、欺騙性更強等特點。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三中隊中隊長蘇興博告訴記者,不法分子會以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不宜線下接觸為由,要求事主開啟視頻遠程會議“見面”,他們會安排專人穿假警服坐在屏幕前,對受害人進行“洗腦”。

  此外,不法分子還會利用部分視頻會議軟件中的“雙屏模式”,窺探受害人操作手機的細節(jié),即使受害人并未告知他們銀行卡賬戶密碼等重要信息,不法分子也能將其記錄下來并用于實施不法行為,大大增加了財產損失風險。

  各地出招猛打涉詐犯罪專家建議提升“全民反詐”意識

  記者從多地公安機關了解到,春節(jié)前后,包括涉疫詐騙在內的電信網絡詐騙是公安機關打擊防范的重中之重。

  在北京,相關部門以行業(yè)整治為重點,深層次開展源頭治理。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去年全年,北京警方會同相關部門從源頭防止非法開辦銀行卡、電話卡,遏制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fā)案,共封停涉案手機號碼15萬余個、網址域名14萬余個,凍結賬戶30余萬個,凍結資金17億余元。

  天津市公安局針對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破案數(shù)量大幅提升,2020年破獲現(xiàn)行案件數(shù)量比2019年提升2倍以上、破案率比2019年提升2.6倍,抓獲嫌疑人數(shù)量超過前五年總和。記者了解到,戰(zhàn)“疫”期間,天津警方快速偵破了一批利用虛假制售口罩等防疫物資信息在網上實施詐騙的案件。

  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新型犯罪研究中心了解到,依托廣東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廳際聯(lián)席會議制度,涉詐騙“兩卡”(手機卡、銀行卡)絕對數(shù)大幅下降,2020年12月電詐警情總數(shù)同比下降11.77%。截至2021年1月6日,廣東共鏟除涉“兩卡”犯罪窩點1500多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5100人,累計排查關停高危電話號碼232萬余個、排查管控涉詐風險的個人銀行賬戶530萬余個,公開懲戒不良信用通信用戶2873人。

  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高級研究員臧雷建議,應進一步深化“全民反詐”意識,相關網絡平臺、電信運營商、金融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等要壓實主體責任,加強源頭監(jiān)管力度,不斷發(fā)揮合力,形成立體“防護網”。以1069短信平臺、非法網絡推廣、涉詐APP開發(fā)等為重點,有關部門要集中力量打擊為詐騙犯罪團伙傳播犯罪方法、提供技術支持的黑灰產業(yè)鏈。

  臧雷還表示,要特別注意提升群眾的防范意識能力,不斷提升反詐專線的首次接通率、勸阻成功率,縮短平均勸阻時間,最大限度避免群眾財產損失。

[編輯: 王姝]
(本文來源:新華社)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