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開始逐步回暖,特別是中國南方各地,蚊子逐漸增多,有人擔心,蚊子會不會成為傳播新冠病毒的新隱患?在南方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媒介蚊蟲及其傳染病防治研究的陳曉光看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后,雖然可能在細胞內復制后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但蚊子并不能傳播人類血液中的所有病毒,能夠傳播什么病毒,需要蚊蟲與病原體經過長期的相互作用、相互適應、共同進化!标悤怨獗硎,病毒對宿主特異性的要求很高,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冠狀病毒可以感染蚊子,并通過蚊子傳播。
目前,通過蚊媒傳播的病毒包括乙腦病毒、登革病毒、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但即使可以通過蚊子傳播的病毒,也不是所有種類的蚊子都能傳播。比如登革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傳播,而庫蚊卻不會傳播登革熱。
“曾有科研人員做過試驗,庫蚊吸咬含有登格病毒的血液后,登革病毒會進入庫蚊的體內,但不能感染庫蚊的中腸細胞,更不能擴散到血淋巴腔、蔓延到唾液腺,這意味著,登革病毒通不過庫蚊的中腸屏障!标悤怨庹f,能夠感染蚊蟲中腸細胞并在其中復制、增殖,繼而擴散到唾液腺,然后再通過蚊蟲吸血傳播出去,只有這樣的病毒才能被特定的蚊蟲吸血傳播。
不過,新冠病毒是否變異和如何變異,也需要密切關注。陳曉光介紹,“人類在1947年就曾在猴子體內分離出寨卡病毒,直到幾十年以后,寨卡病毒才引發(fā)疫情,研究證明,是因為病毒基因發(fā)生了變異!彼J為,對于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研究,也還需要病原學、流行病學和臨床試驗等相關研究的持續(xù)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