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区在线,日本韩国欧美一级片,欧美自拍视频,欧美精品性视频,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在线播放,57pao国产一区二区,999精品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  ->  科普知識  -> 正文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齊點贊
2020年09月29日 17:03:5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張佳星

  本報記者 張佳星

  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

  這是一張什么圖?居然能贏得張伯禮院士為它打CALL。不止如此,據報道,該研究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的鼎力支持,并受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不要找借口、3天內必須寫完論文”的激將式敦促。

  9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前往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李賽研究組,試圖一探究竟。

  給整個病毒做“CT”從里到外看得清清楚楚

  9月15日,《細胞》在線發(fā)表李賽團隊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的分子結構》,他們通過冷凍電鏡斷層成像技術,把新冠病毒看了個清清楚楚。

  冷凍電鏡,結構解析,聽到這兩個關鍵詞,科技粉兒可能會覺得:已經火了好些年、還能有什么新東西、不就是換個材料再做一次?

  然而,新科技的發(fā)展,總能讓人直呼“知識貧瘠限制了想象!”

  “我們把新冠病毒放在冷凍電鏡下,每旋轉3°拍攝一張照片,總共拍了41張,隨后進行立體重構。”李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每旋轉一次都必須與上一次保持高度吻合,細微的橫向偏差都難以實現高精度。

  這種分布拍攝的方法和醫(yī)學CT成像原理類似,不同的是前者使用電子衍射成像,而后者使用X射線衍射成像。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李賽卻堅持解析病毒的“心”。團隊在病毒內部“打手電”,穿過囊膜,直擊里層的RNA和纏繞結構,展示出迄今為止最完整的新冠病毒形象。

  分析100TB數據繪制新冠病毒“大眾臉”

  2018年,原本在英國牛津大學工作的李賽回國到清華大學工作,組建自己的實驗室。在此之前,李賽見識、解析過更為烈性的4級病毒,也讓多個3級病毒現出真身,包括令人聞風喪膽的沙拉病毒、裂谷熱病毒等。

  當新冠病毒襲來,李賽坐不住了。他通過施一公聯系上正在武漢抗疫一線的李蘭娟,希望能夠獲得滅活新冠病毒以供電鏡研究。李蘭娟院士當即安排團隊與李賽對接。通過嚴格的多聚甲醛滅活,新冠病毒雖然“死了”,但還能保持活著的原貌。隨后,滅活病毒經過嚴格程序進入清華大學實驗室。

  輾轉獲得病毒毒株后,李賽和團隊的周工作時長超過120小時。4月,團隊順利采集了兩批100TB的高質量冷凍電鏡斷層圖像數據。

  千毒千面的病毒,哪些是最核心的特性呢?當研究進入計算分析階段,即用子斷層圖像平均法獲得高分辨率結構時,必須通過對病毒重構,將核心特征匯集起來,才能繪制出新冠病毒“大眾臉”。

  2300顆病毒的三維構像中,哪些刺突蛋白最具代表性?李賽和團隊開始人工挑揀,這是一項極具“匠人”特性的工作,全憑研究人員過往對于其他病毒研究的經驗積累,5萬個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被挑選出進入下一步的蛋白分析。

  經過整體和局部的綜合分析,新冠病毒的“狡詐”本質顯露無疑——表面刺突蛋白非常少,平均不到30個,卻可以自由游走、旋轉。

  “在人類認知范圍內,首次見識這樣的囊膜病毒!崩钯愓f,蛋白旋轉的特征讓新冠病毒在攻擊細胞時,可以自由調整方位,和受體結合!耙婏L使舵”的特性讓它極具傳染性。

  鎖定骨架蛋白破解病毒攻擊宿主的策略

  遺傳物質決定生命體的性狀,冠狀病毒擁有目前已知所有RNA病毒中最長的RNA,其核苷酸達近3萬個,是如何做到的?李賽團隊將目光投向收納RNA的骨架蛋白。

  “這些領域之前無人研究!崩钯愓f,在重塑核糖核蛋白復合物(RNP)時,沒有任何可能的預期和參考。他帶著學生在2萬個核糖核蛋白中“尋寶”!按蠖鄶敌枰矣H自挑選,因為我們對內部蛋白的認知實在太少了,而且在病毒體內這些蛋白‘像一串葡萄’一樣擁擠在一起,必須高精度區(qū)分,以免誤把其他蛋白的部分圈進來!崩钯愓f。

  新冠病毒的囊膜內蛋白群日漸清晰,呈現出“巢中蛋”的結構。在新冠病毒的“老巢”,超長RNA致密纏繞,蛋白為RNA提供了超強規(guī)則感的骨架,它們貼著囊膜以六聚體的“鳥巢”方式排列,在球心位置又以正四面體的“金字塔形”排列。就這樣,新冠病毒既可將體長100倍的核酸塞進自己體內,又能迎接變幻莫測的外部挑戰(zhàn)。

  “核蛋白規(guī)則的排列,有助于收納超長RNA;當病毒攻擊宿主后,又能夠有序地把RNA釋放出去,不至于有所缺損!崩钯愓f,它們在攻擊宿主時能演變成旋轉的線軸,高速輸出并侵染新的宿主。

  結構數據全球共享有助研發(fā)更高效疫苗

  對于新冠病毒,人類知之甚少。正因為如此,學術界對相同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答案。例如,關于一種被命名為CR3022的中和抗體對新冠病毒的抑制能力,3月,《科學》雜志發(fā)文認為其具有很強的中和能力;但其他團隊之后卻發(fā)現CR3022對活病毒缺乏中和效應。

  為什么研究結果會相互矛盾?原來前者中和試驗使用的是體外重組的病毒蛋白,而后者用的是活病毒。

  “高精度的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顯示它的表面蛋白會‘變臉’:有時呈抗原暴露狀態(tài),有時呈抗原隱藏狀態(tài),有時還會處于與膜融合的狀態(tài)。體外重組只有模仿出它的‘變臉’才能揭示其作用規(guī)律!崩钯愓f。

  李賽團隊的研究還為之前的研究做了糾偏和補充。例如,今年3月對外公布的第一張新冠病毒的冷凍電鏡照片中,病毒的刺突蛋白幾乎全是針狀的。

  “這可能是由于對活病毒的滅活處理破壞了病毒本身的蛋白結構,使其S1亞基脫落,S2亞基發(fā)生了向與膜融合狀態(tài)的構象變化!崩钯愓f。

  高精度病毒完整結構圖有助于人類開發(fā)出更高效的疫苗。“現在用的滅活疫苗的滅活方法可能無法給病毒的刺突蛋白留下‘全尸’,這理論上會影響其激發(fā)中和抗體的有效性!崩钯愓f,這些都是可以更深入研究的工作。

  李賽團隊已將新冠病毒高清三維結構上傳至結構生物學的數據庫EMDB(Electron Microscopy Data Bank),供全球科學家免費下載,助力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疫苗開發(fā)等工作。

[編輯: 王姝]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