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二区在线,日本韩国欧美一级片,欧美自拍视频,欧美精品性视频,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在线播放,57pao国产一区二区,999精品视频在线

當前位置: 您當前的位置 : 科技金融網  ->  科普知識  -> 正文

多一些“首席科普官” 讓“科普之翼”強起來

2021年03月10日 15:18:2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操秀英 付麗麗

  近日,關于“上海市數(shù)十名醫(yī)務人員輪番上陣帶來具有各自學科特色的演講,爭當醫(yī)院‘首席科普官’”的報道引起很多人關注。

  為推進科普工作鼓與呼多年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科院院士周忠和對此感到欣慰!斑@表明越來越多單位和科研人員意識到科普的重要性,并轉變?yōu)樾袆!彼M@樣的轉變更多些。

  仍需進一步重視科普

  我國科普工作的進步有目共睹。

  此前中國科協(xié)發(fā)布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較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目標任務。

  如果說數(shù)字太宏觀,公眾的感受則更真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科普與醫(yī)療救治、疾病預防一起成為“三駕馬車”。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鐘南山、張伯禮、李蘭娟、張文宏為代表的一批醫(yī)務工作者將科研和科普有機結合,在穩(wěn)定民心、科學戰(zhàn)“疫”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但周忠和認為,從戰(zhàn)略角度看,“科技創(chuàng)新與科學普及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一體兩翼”這一格局尚未真正實現(xiàn)。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強調,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拔覀冊谡{研中發(fā)現(xiàn),雖然科研人員普遍認識到了科普的重要價值,但出于時間、能力、經費、考評、輿論等多方面考慮,實際參與科普工作的人數(shù)并不多!敝苤液驼f,一些部門、科研單位、科技型企業(yè)對科普的重視和支持程度遠遠不如科技創(chuàng)新。

  周忠和分析,相關科研企事業(yè)單位普遍存在科普支撐能力、科普生產能力和科普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如科普活動專項經費不足,引導與激勵措施吸引力不夠,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科技資源向科普資源轉化的專業(yè)人才短缺,部分單位為科研人員提供的科普渠道和方式相對落后。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朱定真也認為,相比“科技創(chuàng)新”這一翼,科研人員參與度不高,管理層科普工作認識不到位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

  “近幾年,政策、輿論導向都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之前科普會被當成‘不務正業(yè)’,做科普的主要是退休科學家,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青年科學家愿意面對公眾了!遍L期熱衷青少年科普和科學教育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分析,但是從體系建設上來看,科普確實并未得到如科技創(chuàng)新般同等重視。

  做好頂層設計推進系統(tǒng)建設

  “要做好頂層設計,建立科研與科普一體兩翼、協(xié)同發(fā)展的良好生態(tài)!敝苤液蛷娬{,抓緊制定科普與科研同步規(guī)劃、實施、評價、激勵的專項政策及實施細則,鼓勵科技工作者科研與科普并舉。

  周忠和給出的數(shù)據是,截至2018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10154.5萬人,居世界首位;但2019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187.06萬人,僅為科技人員數(shù)量的1.8%。

  在鄭永春看來,我國科普的體系建設需進一步加強!翱蒲蓄I域有各種人才計劃、獎勵制度、重大項目等,科普領域基本沒有,或者很少!彼f,系統(tǒng)的科普能力建設必須從學科、人才、資助等方面成體系抓,“要不然可能只是某個地區(qū)、某個單位做得好,但總體仍是低水平建設,長期下去,不同地區(qū)、不同領域之間的科普不平衡會持續(xù)加大!

  鄭永春介紹道,國外很多大學都設有專門的科普教職,備受歡迎的《自私的基因》一書的作者道金斯就是牛津大學第一任公眾傳播科學教授。

  “目前僅上海、廣東等少數(shù)省市設立了科普人物、作品獎項,僅北京、天津等地設有科普系列職稱評定!敝於ㄕ嬲f。

  正因此,周忠和呼吁,在科研項目尤其是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中納入科普指標,促進科研與科普緊密結合;設立完善的科研科普工作考評體系,合理體現(xiàn)科普權重;借鑒上海市設立科普教育創(chuàng)新獎的經驗,完善國家科技獎勵體系,設立科學技術普及獎,鼓勵行業(yè)與社會設立相應科普獎勵,充分發(fā)揮科普獎勵的引導作用。

  周忠和認為,還應設立前沿重點科技領域科普專項。“科普專項由重點科技領域的權威科技專家牽頭,聯(lián)合科研機構、高校、媒體、科技場館、出版機構、中小學等共同參與實施。”他說,對于科學素質較低的西部地區(qū)予以重點關注,開展針對性科普項目。

  優(yōu)質內容需全社會發(fā)力

  另一方面,優(yōu)質的科普內容依然緊缺。

  由中國科協(xié)與央視新聞中心合作完成的《一問到底》意外成為“爆款”。節(jié)目每集時長8—10分鐘。來自中國科協(xié)“源新聞”專家?guī)斓膶<覀,圍繞降糖電飯鍋、加濕器肺炎等老百姓關心的話題,將復雜的科學問題化整為零、化繁為簡,用接地氣的語言和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讓人們知道“正確答案”的同時,也了解其背后的原理。截至2021年2月7日,《一問到底》累計播出74期,平均電視收視率達0.8。

  但這樣的內容還太少。

  “雖然我們的科普圖書有了比較大的進步,但占據主流的依然是國外引進的圖書,科普主題的紀錄片更是被壟斷,我國這些年科技創(chuàng)新取得的巨大成果,目前還沒有轉化成優(yōu)秀的科普作品!编嵱来禾寡浴

  以他本人為例,他說:“我在科普經驗方面的積累暫時還沒有國外優(yōu)秀的知名專家多,投入的精力也有限。”

  另一重要瓶頸是,我國缺少相關資源支撐!拔覀冞沒有建立專門的科普圖片庫,出的科普書里的圖片基本都是國外的,而國外一些機構,比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有高質量的科技圖片和科普影視素材庫,并免費提供。”

  朱定真說,科教電影也得不到像故事片那樣的關注和投資,生產數(shù)量逐年下滑!罢O立的‘中國電影華表獎’2016年就撤銷了最佳科教片獎,每年對科教片的資助在2020年也暫停,金雞獎2020年將原本獨立的最佳科教片獎與紀錄片獎合并為一個獎!

  朱定真建議,設立中國促進科學傳播產業(yè)投資基金,文化產業(yè)的投資保持一定比例以支持科普事業(yè)發(fā)展,通過稅收減免等政策鼓勵企業(yè)加大科普投入。

  鄭永春則強調,目前受眾面較廣的大平臺也要擔起社會責任!耙恍┒桃曨l平臺完全根據算法推薦內容,在這種算法下,優(yōu)質科普內容大概率拼不過娛樂內容!彼f,這些平臺應采取一些措施,給予這些內容傾斜支持,弘揚科學精神。

(操秀英 付麗麗)

[編輯: 王航飛]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
  • 科技金融時報
舉報電話:0571-87089618 |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115號 | 法律顧問:北京京師(杭州)律師事務所陳佳律師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33120240003 | 浙ICP備2024107310號 | 浙公網安備33010602013724
Copyright © 2014 kj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