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支付的普及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fā)展,電信網絡詐騙呈現出高發(fā)態(tài)勢,尤其是針對沿街店鋪業(yè)主和個體工商戶的詐騙案件屢見不鮮。詐騙分子利用商家對支付流程的信任和對新技術的適應性不足,設計出多種詐騙手法,其中以“視頻支付”詐騙最為典型。這種詐騙手法結合了視頻通話和支付功能的即時性,使得商家在短時間內難以察覺異常,導致資金損失。
近日,淳安縣千島湖鎮(zhèn)沿街店鋪業(yè)主張女士報警稱,她遭遇了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損失了數千元。據張女士描述,詐騙分子通過其店鋪對外發(fā)布的手機號碼添加了微信好友,謊稱要訂餐,并表示需要通過網絡掃碼支付。隨后,詐騙分子以“收款碼照片模糊無法識別”為由,要求張女士使用另一部手機開啟視頻通話,并對準手機屏幕,讓其打開支付寶收款碼,利用打開收款碼會優(yōu)先顯示付款碼這一機會,掃描店家付款碼,通過免密支付功能迅速轉走了資金。
案件揭示了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的一種新型手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商家對支付流程的信任和視頻通話的即時性,實施快速轉賬。如果商家未開啟付款碼保護功能,詐騙分子可以直接掃描付款碼完成轉賬,無需密碼或驗證。
為了避免類似案件的發(fā)生,廣大商家應提高警惕:1)遇到客戶要求通過視頻通話支付時,盡量通過發(fā)送收款碼照片的方式完成收款,避免暴露付款碼。2)在支付寶中設置付款碼免密支付保護,確保每次支付都需要密碼或指紋驗證。3)如有“客戶”要求拍攝收款碼并以轉賬方式兌換現金,應立即拒絕,謹防涉及洗錢等違法行為。4)如果店鋪有員工負責收款,應定期開展安全意識培訓,確保所有員工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和防范措施。
廣發(fā)銀行杭州淳安支行提醒廣大商戶: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商家在日常經營中應時刻保持警惕,保護好自己的收款碼和支付信息。遇到可疑支付請求時,切勿急于操作,應多問幾個“為什么”,核實清楚后再進行交易。只有提高防范意識,才能有效避免財產損失,保障店鋪的正常運營。